【www.hnszbcy.com--1500字】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挺进大别山观后感1500字锦集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1500字篇1
最近,公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了《挺进大别山》等影片,重温前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主义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直截了当地突出《挺进大别山》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渡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邓小平刘伯承。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解放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解放军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敌人的历史事实。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邓在大别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强烈激昂的演讲,他们不约而同由衷地发出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的大无畏呐喊。刘邓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敌人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与人民为敌的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
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革命战争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到今天,社会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怎样的不同,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
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伟大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顾客服务”。公司为了增强全体员工爱国主义意识,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当前,国内外经营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新形势、新情况下,我们青年员工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看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同时也产生了种种问题,如部分员工的服务意识薄弱及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等。此次教育活动的开展,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集中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增强了我的大局意识、组织意识、责任意识、模范意识和爱国意识,树立了战胜任何困难的信心,成为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的合格员工,成为执行总部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的模范。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1500字篇2
“刘邓大军真勇敢,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别山好比一把利剑,插在蒋介石心尖上。”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将军:“我打过不少仗,研究了一辈子军事,我认为,在军事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行动就是挺进中原(挺进大别山)。”
一、挺进大别山——历史的抉择
(一)打出外线的必然选择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展开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就是要扭在我们解放区里打,消耗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趋于枯竭,走向失败。进攻一开始,毛泽东就想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在外线和敌人打,然而,内战初期国共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我军在外线还无法和蒋军抗衡,结合实际情况,我军实施了在根据地内线作战或依托根据地作战的内线战略,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虽然这一阶段我军取得了歼敌112万之巨的辉煌胜利,但
是全民以赴,全力以赴的内线作战已经使得解放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济源已经出现了老百姓逃亡现象,这已经是根据地经济崩溃的一个信号,刘帅在谈到严重性时指出“有演化成中央苏区结局”的可能;华东方面,我军丢掉了苏中、苏北、鲁南,在鲁中和敌军相抗,身后只剩几十个县还可回旋,余地甚小,粟裕在谈到当时山东的局面时曾说“山东的水都快喝干了”;而陕北地区,本来就是贫瘠地带,陕北人民供应中央机关和陕北少量部队已很困难。在胡宗南军队的大举进攻中,陕北几乎所有的县城都遭到蹂躏。由于战争的破坏,1947年,陕北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军队和老百姓一同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毛泽东电告刘邓:“现在陕北情况甚为困难 ,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到陕北将不能支持。”此时反攻到外线,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成了必然选择。
(二)师出大别山
打出外线是中央得既定战略方针,究竟出师何处,其实一开始中央也没有谱。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挺进不深入,对国军的根本重地就威胁不大,自然无法达到吸引敌军回援,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目的,挺进不深入,敌军完全可以利用其控制的交通线,来往集中兵力,达到各个击破我军的作战目的。综合考虑,在中央计划外线作战时,将进军目的地选定了大别山,原因是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同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别山可以作为我军的依托,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同我们争夺这块战略要地,这就可以达到我军预期的战略目的。而且大别山地区山脉纵横, 谷深林茂, 最适合武装割据。它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 是革命军队的摇篮之一,著名的黄麻暴动正式发生在这里。
另外向大别山方向机动也是刘邓大军现实条件下的正确选择。山东告急,内线已被敌军攻破,华野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至鲁西南躲在刘邓大军背后构筑工事自保。这实际上是将山东敌人大量引向了鲁西南,由于华野外线无力再战,敌军集中30旅于鲁西南大打出手,分五路对鲁西南形成合击态势,刘邓军承受了空前压力。刘邓大军虽然获得鲁西南大捷,士气高涨,然而,自身消耗严重,战斗力下降,难以连续作战。
地形:鲁西南在地形上是个三角形,两条边是黄河于运河,地线是陇海铁路,我军处于背水作战的境地,是军事上典型的“死地”,敌军依托铁路和公路,可以迅速运兵,一旦在敌军完成鲁西南的战役合围,我军就将处于背水决战的地位,难以脱身,要么在决战中战胜敌军(胜算几何?),要么就只能是大溃败。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8月初的鲁西南,天时、地利、人和皆于我不利,因此,鲁西南绝非久留之地,何去何从,必须立即作战抉择。
当时刘邓军不外乎有这样几条路可供选择:
1、返回豫北:这和中央的外线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可能。即便要实施北返,实际上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时我军既无这样的心理准备,又没有行动上的准备,在仓促之间,要渡过包括华野外线在内的20几万大军,基本不可能,同时这样的行动也是在敌军的预料中的,敌军正计划趁我北渡,迫我背水作战。
2、在鲁西南和敌军大打:这条路更是天方夜谈,从我上面列举的作战条件看,我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简直就是一场背水的不利决战,也是国军梦寐以求的。
3、去豫皖苏:这条路实际上也不可行,因为当时,华野已经难以继续有效牵制敌军,刘邓挺进豫皖苏也没有机会休整展开,敌军大军尾随而至,无法拉开战略空间,我军依然是同敌军缠斗的局面,敌军依托其交通线,在较狭窄的空间内可以迅速集中兵力对我各个击破,我军各部均没有喘息的机会,依然无法争取时间休整和战略展开。
4、向东、向西:没有可能性,敌军东西两面,均集结了重兵,一旦遭到阻击,我军难以脱身,就会腹背受敌。
(综上所述,我军只有向南。由于敌军没有预料到我军会向南,因此,南面敌军还没有合拢,纵深更是空虚,我军可以出其不意,甩开大部敌军,拉开战线,大踏步挺进大别山,这样就可以争取时间在大别山先敌展开,而敌军集结进攻需要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差,我军就可完成展开动作,威胁敌军的根本重地,迫使敌军回援,从而实现中央的战略构想。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
刘邓大军挺进与转战大别山,在战略全局上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自身也经历了解放战争史上可谓最艰难的历程,全军将士上至统帅刘伯承、邓小平,下至普通战士,都经受了同一时
期全国所有战场中最为严峻的考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军面临的艰难险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危受命,准备不足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有胜利的把握。”可以说,这是我军一贯的原则。但是在转战大别山之前,由于形势危急,刘邓部队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准备了。鲁西南战役中,刘邓野战军苦战28 天,虽取得重大胜利,但自身也遭受严重伤亡1万3千人,炮弹消耗殆尽,伤员需要安置,俘虏需要消化,粮食和弹药需要补充,并急需得到休整。此时进军大别山困难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邓致电中央提出让部队休整半个月。但由于当时陕北敌情严重,党中央处境困难,中央急盼刘邓尽早向大别山出动以调动敌人。在此情况下,刘邓率全军取消休整,进而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踏上了千里征途,可谓劳师而远征,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只要能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可以说晋冀鲁豫野战军此次不惜倾家荡产,破釜沉舟,豪迈之中透着怎样的悲壮。
(二)孤军深入,后勤断绝
进攻大别山不是像北伐时期那样逐城地推进,而是采用跃进的进攻样式:下定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在战争史上,孤军远征的种种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我们应是熟知能详的。在我党历史上,几次无后方依托的远征,都留下了兵员大幅减少甚至全军覆没的惨痛记录。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半路被打散,三万军队保存下来的不足千人;***、寻淮洲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征战半年,行程数千里,1935 年11月在皖南地区遭受失败,寻淮洲战死,***被俘牺牲;中央红军长征一年,征战两万五千里,虽胜利到达陕北,但兵力却由开始时的8.6万降为不足7千。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远离了晋冀鲁豫解放区,失去了后方支援,严重的困难便一个个迎面而来。一是伤员、病员无处安置,并没有医药治疗,而国民党军队和当地的反动民团、政治土匪则专门寻找我军伤病员安置地,一旦发现就用残忍的手段将他们杀害。这对我军士气不能说不是很大的影响。进入大别山后,部队指挥员多有消极避战思想,即与此有关。二是武器、兵员得不到补充。刘邓大军千里征战进入大别山后,人困马乏,弹药奇缺,更由于远离根据地,后方供应不上,部队减员也无法补充。没有了重武器,加之敌强我弱,部队打不到大的歼灭战,而没有大的胜利,装备难以改善,兵员也得不到补充,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刘邓部队在大别山越打越少,原因主要在此。三是粮食补给困难。四是敌情严重,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加之无后方依托的作战,没有休整机会,致使战斗力日趋削弱,士气也难以得到提高,逃跑现象一直十分严重。
(三)天罗地网,重兵围困
如前所述,由于大别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必然成为国民党与我拼死争夺的重点。蒋介石自始就把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视为心腹之患,下定了必欲除之的决心。刘邓大军一南进,蒋介石就派了23个旅的兵力急起直追,后又与刘邓部队在大别山死死纠缠,妄图乘我军在大别山立足未稳之际,将我主力击溃,驱逐出大别山。1947年11月初,国民党又成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部”,集中15个整编师33个旅的兵力以及海军、空军部队,大举围剿大别山,其中包括极善山地作战、战斗力较强的桂系主力7军、整48师等精锐部队并委派桂系军事头目、人称“小诸葛”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挥部主任,主持进剿大事。白崇禧到任后,采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紧密配合的所谓“总体战”对付我刘邓野战军,并依靠其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大别山周围对国民党有利的交通条件,集中兵力,分进合击,先占领点线,然后分区“清剿”。当时国民党在全国其他战场都处于战略守势,机动兵力不多,但大别山却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实行进攻战,这就给刘邓所部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刘邓部队原有4个纵队13个旅,到大别山后,每个旅抽出一个团作为地方武装,部队战斗人员实际减少三分之一。到1947年12月上旬,刘邓首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实行分兵方针,由刘伯承率领第一纵队北过淮河,进入豫西地区,所以当时留在大别山的野战部队实际上仅剩6个旅左右,与敌 33个旅的兵力相比,处于相当大的劣势,可见战场形势严峻至极。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1500字篇3
这部影片给了我很深的震撼,其中有几个情节令我记忆尤其深刻。
情节一:战士们在寒冷的冬天,赤着双脚踏着结冰的河面过河。很难想象,在那么冷的冬天,他们就那样赤着双脚踩着结有冰块的河面行走,双脚都冻紫了。换做是我们,在那么冷的冬天穿上厚厚的袜子鞋子都觉得冷,跟别说赤脚踩冰块了。可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吭声,而是那样坦然地在结有冰块的水中趟过。
情节二:战士们边打仗边洗澡。影片中战士们因为水土不服身上长满了疥疮,在泡澡治疥疮的时候他们还要防止敌人的进攻。洗澡的时候一队人洗,另一对的人就拿枪在旁边打敌人,然后换班。当看到战士们在水中嬉戏,玩闹,脸上露出的那种开心的笑容的时候,我为之动容了。那需要多么乐观的心态啊,才能在那样的环境中懂得享受那片刻的快乐。
情节三:刘伯承和邓小平互相争着南下,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让给对方。在那种战争形势下,要南下就必须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就意味着一路上会接连不断的遇到危险。明知是危险的,但刘伯承和邓小平互相争着去,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真诚而深厚的战友情谊,更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无私而伟大的心。
我被他们这种不畏险阻、不怕吃苦、无私精神以及乐观开朗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反映战争的影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影片。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1500字篇4
近日,我读了故事《挺进大别山》,感触颇深。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而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集团却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有严明的纪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一是抢夺老百姓财物的枪毙;二是强奸妇女的枪毙;三是贪污公款、公物的枪毙。为什么要宣布这三条纪律呢?因为当时挺进大别山是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是保存部队实力、实现有后方保障作战,避开国民党几百万军队围追堵截的有效措施。但当时的大别山环境十分恶劣,国民党对那里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四次血腥的、毁灭性的镇压,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员要换种。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想亲近我们的部队,又担心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部队挺进大别山面临着能否站得住脚、立得住的根本性问题。但是我们的党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党,我们的军队是一支能打胜仗、硬仗、恶仗的部队,必须在大别山站住脚,开辟新革命根据地,为全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保障。在政治环境、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前提下,要想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纪律和部队作风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可面对三令五申的群众纪律,我们的战士仍有违规违纪的情况。一个战功赫赫的连长,未经老百姓的同意,从老百姓的家里拿走了一袋红薯和一捆粉条,没有给钱。军政治部经过核实给他定性为抢夺群众财务,按纪律应枪毙。在准备执行纪律的时候,很多老百姓前来求情,很多战士也来求情,希望首长能枉开一面,让他将功补过、戴罪立功。可刘、邓两位首长审时度势,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忍痛割爱地对这位连长执行了纪律。从而教育了广大指战员,在纪律和规距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使部队在恶劣环境中得以保存下来,也进而让老百姓从我们部队、战士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再次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取得了挺进大别山的胜利。目前,我们党正在搞从严治党、反腐败政策性持高压态势,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把纪律和规距挺在前面,忠诚、干净、担当,当好人民的公仆,全党努力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块战役。毛***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过去,我们靠铁的纪律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今天,我们仍然要靠铁的纪律和规距,取得新时代从严治党工作的全面胜利。
二、官兵一致。尤其是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面对艰难险阻、流血牺牲,我们的干部、党员能和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患难。很多的时候,我们党员干部冲在危险的前面,站在纪律的前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出榜样。战争年代我们党提出的官兵一致、官兵平等、不搞特殊化的政策十分的英明,而且经实践考验是十分正确有用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挺进大别山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冰河,部队战士都在淌水过河。刘、邓首长来到河边,二话没说,捲起裤腿准备过河。此时,警卫员牵过马说:请二位首长上马,水太凉了。刘伯承说:战士们都能淌水过河,我为什么不能?警卫员说:首长,你年龄大怕受不住这冰冷刺骨的河水。刘伯承说:在部队比我年龄大的人很多,都有马骑吗?警卫员还想说什么,刘伯承说:不要说了,把我的马给过河的伤员骑。说完就和战士一同淌水过河去了。一位国民党被俘的军官看到这一幕,由衷地说:今后的天下是共产党的。这就是表率的作用,榜样的力量。在那个时候我们的首长都能严格自律,不搞特殊化,过硬的作风令官兵们信服,令老百姓敬仰。
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的过程。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就会有分歧。我们的部队同样要面对这些问题。仗打胜了有骄傲情绪,打败了有沮丧情绪,指挥不当,有抱怨情绪,奖罚不公,有不稳定情绪,对上级的做法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等,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及时给予疏解和处理,势必会影响到战士的士气、队伍的稳定和革命的成功。我们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抓得很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对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卸下包袱、轻装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提醒我们面对暴露的问题,要勇于担当,敢于纠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持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永久保持团队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本文来源:http://www.hnszbcy.com/zishuzuowen/6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