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szbcy.com--2000字】
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nwù,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出自汉刘向《列女传·张汤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兵的收获和感悟2000字范文汇总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当兵的收获和感悟2000字
有军人的地方就有希望,到昭通支队水富中队当兵锻炼的不长,总共也就那么短短的十几天,可在中队里,我学到了东西,感受也非常多。
到中队报道后,和中队的官兵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训练在一起。了在学校没接触过的东西。熟悉了中队官兵的日常生活和基层的日常工作。对兵,真正的军人更的认识,在学校,的训练那简单的队列和的体能,那时,我以为只要搞好队列动作,搞好体能,就可以做合格的兵,优秀的军人。但在看来,我错了,那时的想法真的太单纯了,太想当然了。要做合格的兵不容易,做个优秀的军人更难。军人,责任,是肩上扛有神圣使命的人。在中队做得最多的训练和执勤。有也组织娱乐活动。训练规划得很科学,短短的几天训练,我的个项军事素质便的。刚来的几天,好多训练的项目就听说过,班长耐心地给我讲解动作要领,一遍遍给我做示范动作,我都的记在心上,没过多久,我就了动作要领,学会了新的训练内容。
执勤最好的战斗,哨位最好的战场。站岗执勤是中队里的一项的任务。在安保特殊的时期,执勤就显得尤为。到我站哨的时候,我所有精力,不敢松懈一秒钟。每次都圆满的了任务,我明白在那个时候肩上的责任到底有多重。站好岗,执好勤。所官兵都很认真,敌情观念也很强,坚决了上哨一分钟,安全60秒。
这段谦虚,谨慎的学习,我还没上过前线,没参加过一次抢险救灾,但对未来的生活我感性的认识。将来的生活中要尊干爱兵,爱警习武的思想,努力培养武警部队战斗精神:听党指挥、爱警习武、不怕牺牲、敢打头阵、护法守纪、不辱使命、意志坚强、处变不惊、攻坚克难、合力制胜。坚定政治信念,培育战斗精神,练就过硬素质,赶好本职工作,守住安全底线。用最高的标准要求,立志做忠于党和的合格军人。
这次下基层学习的感受,我基层的工作要几点:抓好军事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战备工作;行政管理;密切内外;搞好后勤保障;管好武器装备;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基层建设要确立几个的观念:科学统筹的观念;把政治、军事、作风、纪律、保障建设整体来抓,基层建设发展;中心抓建设,抓好建设保中心的观念;把以执勤为中心的任务按纲抓建的点和落脚点,用建设的高质量中心任务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基层官兵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官兵权益,官兵发展,激发建设基层的性和性;信息主导的观念;用信息化牵引基层建设的路子,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建设的起点和层次;长期打基础,反复抓的观念;打基础不放松,抓三项经常性工作不松动;揭露矛盾求发展的观念;盯着薄弱环节做工作,在解决问题中基层建设创新发展。
【篇二】当兵的收获和感悟2000字
这是一次颇有意义的生活体验,虽然知识短短的十天时间,但我们在这十天里收获了很多。为这个暑假增添了丰富的元素,为我们国防生之路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经办公室的计划安排,学生处的鼎力支持,选培办的指点,我们河北大学150多名国防生组织到部队体验生活,同时也给自己将来的军旅生涯打一个初步的基础。
到部队的第一印象是,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不仅让我们想到“雷厉风行”这四个字。问我在部队体验生活的感受是什么,我想从“快”,“强”,“好”这三个字展开。
快!动作要快。“不管是什么事,做得快比做得慢更不容易吃亏。”这是一名新兵跟我说的一句话。不错,无论从他们整理内务、吃饭、集合各环节都无不显示出“快”这一字。做事要讲究效率,在这短短的十天里,我经历了五分钟洗澡,三分钟整理内务,两分钟洗漱和几秒钟集合……和平日的生活相比较,更令我感觉到部队里的生活完全是按秒过的。当我们养成这种“以秒为单位”的好习惯,以后不管是在哪个部队生活,都能以最快、最佳的状态进入角色。从另一方面来说,“快”可以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干更多的事,完成更多的事,完成更多的任务。这不免让我想到部队里的吃饭,谁吃得快谁就吃得多,谁也就吃得饱,确实是这样。
强!我指的是训练方面。看了他们的队列动作,就知道我们和他们的差距是多么明显。首先,指挥员的口令非常清楚,有力。听了让人有种震撼力。战士们的队列动作整齐划一,几乎听不到琐碎的声音。队列动作是如此,体能也是如此强,除了几个新兵还有待提高,其他战士的体能不用说,个个都很棒,五公里,四百米障碍,单杠……都让人叫好。我们当然跟不上他们,但我们知道坚持,知道要有所进步。就拿五公里来说吧,速度慢不要紧,只要你能跑完全程;第一次跑得慢不要紧,只要比第一次成绩有所提高就是最大的进步。我们也进行了队列动作的训练,我深深地懂得了,队列训练不是只靠个人的表现,同样也告诉我们在以前乃至将来的战场上团结是取胜的根本。我相信我们国防生以后在部队也是强中强!
好!这个好,我主要是从和战士们接触后,感觉到他们的人品很好。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和战士们的友谊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作家魏魏写得对,谁是世上最可爱的人?是战士。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可爱,使我们每个人都想接近他们,我想这就是战士们的魅力所在吧。作为将来的军官,我想我们更应该从他们身上学到这样、那样的优点。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连组织登山活动,连长一声令下,我们排就迅速地组织向山的最高峰进军。的确,我们的速度非常快,快得让我喘不过气来,但一想到,登上最高峰是多么有成就感,我也咬紧牙关紧紧地跟着大部队。到了一比较难走的路段时,我不小心踩到了碎石头,就快要往下滑的时候,前面的班长一把抓住了我的衣服,使我调整好平衡,一路上,他也是时不时地拉我一把,最终,我也随着大部队登上了山顶。我想这一半的功劳是属于我的那位班长。在生活中,我们相互照顾,我的饭不够吃,他把他的米饭分给我,简单的小事流露出战友间那真挚的情谊!训练场上你我相互提携,你的动作错了我帮你纠正,我倒下了你搀扶,细微的动作传达出战友间彼此的关爱!
回想着这十天的生活,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一、想上更加务实。这次的体验生活不同于以往的军训,是我们的国防生全面、深入地接触和感受部队生活的难得的机会,意义十分重大。因为我们国防生毕业后是部队的一名军官,是基层的一名干部,只有更深刻地接触部队生活,清楚地了解部队战士们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为我们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我们是大学生,学的专业知识比较精,知识结构也比较丰富。但如果对部队的生活一点都不了解,不能很好的适应部队生活,更别提还要自己当兵了。所以这次的生活,实践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让我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就是真实的部队。适应部队和在部队中成长是我们面临的两个问题。通过这次的体验生活,我们在了解部队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思想上的疑惑,比如部队对我们国防生有什么看法,国防生在部队上发展前景如何,工资又怎么样等等。从部队指导员、连长等口中得知,国防生在部队还是很受欢迎的……,这也增强了我们到部队的信心。
二、吃苦的意志得到了磨练。我们国防生在校的训练肯定远不及部队的训练强度。所以,在部队的这短短十天,苦、累也是再所难免的。站在炎炎烈日下,一秒一秒地忍受着疼痛的煎熬和烈日的炙烤,身上那永远滴着水的衣服时刻显示出我们流过的汗水之多。晚上热得睡不好,白天又得不间断地训练,这种滋味谁都不会好受。虽然,我们也有发烧、感冒过,但我们没有怨言。因为我们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训练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可以锻炼我们的品质。在今后的道路上,每当我们想起那时的苦和累,当前的一切困难就算不了什么了。我们有了解决一切困难,忍受一切煎熬的信心和决心。我坚信,百炼锤成钢,经过锤炼,我们的意志会更加坚强。
三、通过部队的生活、训练,我们看清了自身的差距。我们国防生专业优势和知识层次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我们步入部队后,就如我们连的指导员所说“在部队里能用到大学所学知识的20%已经很不错了。”的确,当我们以后带兵时,我们大学生在军事素质,组织指挥等方面的不足是很明显的。想想在训练的十天里,假如我是排长,我能做到像他那样的指挥吗?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在哪,“在队列面前不敢说话,有点尴尬。”“指挥口令下得不对。”这都是我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想正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一定会在这方面多下苦功夫,增加自己的压力,在实践中能够有意识得、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使我们对士兵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和他们之间的情谊。通过我们和部队士兵们的交谈,我们知道了他们想什么,要什么,这不仅能增进我们和战士们的情谊,也有助于我们到部队后对战士们的管理。我觉得我们不要对他们有偏见,不要觉得我门懂得比他们多而不屑与他们交流。这样会有感情交流的障碍而没有实际接触。他们也会对你产生疏远感。只要我们真诚地和他们交流,会发现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优点,在他们身上流露出兄弟的情谊。也会让我们学到好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当感情真正接触后,我们和战士们就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我们当上排长、连长时,就更容易管理好战士,更容易与他们打成一片。这不仅增进了情感,也增加了我们自身的威信,这种魅力,我觉得是带兵的最好方法。
以上就是我在部队体验生活的几点收获。
现在,我们虽然回到了学校生活,但我们要把这十天的生活,当做一次重要的经验。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学校学习中,把认为的不足,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学习上,要逆水行舟,知难而进,要知道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只有每天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才有进步,才会让我们知识更加丰富,但我认为学习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在学习知识时,体会到学习的方法,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是死的,方法是活的。只要掌握了学习的好方法,那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样的东西,我们会学得很快,也就可以很好地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工作上,积极配合教官、队长的工作,多多与教官、队长接触,希望在某方面能帮上忙。另一方面,在训练的同时,要时不时地去学习队长们带兵的方法,增加一些带兵的经验。把握好一些机会,只要有能提高自己的时候,要去努力争取。
另外一方面,多接触一些部队方面的东西,比如带兵的方法,待人处事,多向部队里优秀军官学习。对于部队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有自己的看法,多多思考。举个例子,在部队的几天里,我知道兵不练是不行的。第一次,看到新兵被班长“折磨”得那么辛苦,难免会有同情之心,但经过几天后,看到了新兵在训练时显现出来的问题,想想他们平时确实得好好地锻炼自己,这样说来,班长们的“折磨”是在不断地提高他们,这样从个人做起,才能提高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对部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部队里,有些班长或者是老兵仗着自己在部队呆的时间比较长,好多时候都把自己应当做的事抛给新兵们做,比如执勤、站岗等。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新兵不是被老兵仗势欺人用的。相反老兵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告诉新兵,让他们一步步地提高。如果说班长们的训练“折磨”士兵是还可以理解,那么他们让士兵帮他们站岗,那就太不可理喻了。干部要从自身做起。而他们却图一时轻松,让士兵们饱受煎熬,有的士兵一晚甚至要站上好几次岗,试问他们第二天能有精神投入平时的训练吗?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就在思考,如何解决这种不良风气。我觉得首先要从干部自身抓起,不定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清楚,怎样带出来的兵是个优秀的兵。
因此,我认为现在多多思考那些贴近部队的问题,并不早。对我们处理问题也是一种提高。
最后,我认为这短短的十天将成为我们将来人生路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谢谢教官们给我们这样难得的机会,谢谢部队首长对我们的培养。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因为我们热情扬意,斗志昂扬。
【篇三】当兵的收获和感悟2000字
离开部队回到学校已经快一个月了,回顾这两年的军旅时光可谓充满了艰辛坎坷,却也不乏快乐与激情。今天我将这两年在部队的经历简单地做一回顾,总结入伍期间的体验和收获,以及退伍回到学校的感受和体会。
走出学校大门,踏上军列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家人,朋友,同学的不舍和对部队的好奇和恐惧。
在火车上度过了紧张兴奋的十六个小时,从车站拉着行李箱出来的瞬间就被震到了,当天凌晨下着不大不小的雨。
车站的广场整齐的停着几十辆敞篷解放卡车,然后我们就被分成了若干的队伍手脚并用的往车上爬。又在这部队特有的“敞篷跑车”上颠簸了近三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教导大队。大门口拉着“欢迎新战友”的大横幅,操场上班长们站的笔直。
我以为我的军旅生活就这么正式开始了,该是紧张的军事训练和标准的队列动作了。然而,事实上,班长让我们干的第一件事是:叠被子。
不要以为部队的豆腐块好叠,要一遍遍地压,一遍遍地叠,一遍遍地抠,一遍遍地捏,尽可能地使它的形状接近豆腐块。每天早上五点楼道里总是挤满了拿着小板凳压被子,叠被子的新兵,稍微晚点还没位置,就只能去厕所了。
打扫卫生也很让人头疼,明明看起来很干净的宿舍,班长却偏偏让我们一遍一遍地打扫,扫地擦地,一个污点也不能放过,那真是所有人人手一块抹布跪在地上擦地。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对抹布的要求,让我们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也就罢了,连抹布也要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实在有些让人想不通。
第一天心里就这么纠结着。直到晚上班长讲评的时候才告诉我们,让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每个细节要求苛刻是为了培养我们追求完美的意识,一旦有了良好的习惯和对高标准的追求,那么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成功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大。原来好的习惯是从生活的细节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从此我们对叠被子和打扫卫生不再有怨言。
还记得回到学校进宿舍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收拾宿舍,当天舍友们回来后脸上惊讶的表情和由衷的赞叹:“当过兵是不一样啊,这卫生打扫的,牛!”让我感到非常的受用和满足。现在想想,这种良好的习惯就是在当初日常中的点滴养成的。
接下来的三个月新兵训练很枯燥,无聊但是也充满了欢乐并且非常充实。
每天的早操,三餐,晚上看新闻,夜里站岗,日常的训练把我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在成长。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班长说过的一句话:“合理的当成是锻炼,不合理的当成是磨练,是个爷们就扛着,男人,不对自己狠一点还叫男人?”那是在第一次跑五公里想半途放弃的时候。
回到学校后因为学业上的事屡屡受挫时总会想起班长的那句话,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军人,怎能轻言放弃?
三个月的军事训练锻炼了我的体质,磨练了我的意志;内务整理、卫生打扫培养了我扎实严谨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改变了我清高孤傲的性格。在这个大熔炉里,我逐渐地由里到外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兵连三个月,班长教会了我很多,队列,体能,军事都已能够达到优秀,并荣获团部优秀新兵和训练标兵。在团比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下连之后有了自己的岗位,自己的职责,慢慢的更加成熟,稳重。肩上的军衔也从一拐变成了两拐。
在军营里每天做着平凡而琐碎的事情。但正是这些平凡琐碎铸就了战士们的不平凡。从清晨第一次队列集合的洪亮口号声,到一天三遍边边角角的卫生打扫;从炎炎烈日下的队列训练,到日复一日的五公里长跑。
许多以前认为不可想象的事,在军营里都变成了现实;许多以前认为应该只是形式的问题,在军营里都得到了严格的落实。
也许从一名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些事情都毫无意义,甚至有些滑稽。可是军人是要保卫国家的,关键时刻,一声令下,能否像狂风一样一齐冲锋陷阵,英勇制敌,取决于平时有没有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没有锻炼出过硬的军事素质、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令行禁止、绝对服从的意识。
而只有不停地做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琐事,才是部队磨练士兵的关键点之一,才能在和平时期铸成一座钢铁长城。
在部队,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第一次五公里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坚持;第一次独自站夜岗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思念,更懂得了珍惜;第一次出任务让我知道了责任的意义;第一次跑障碍,过云梯让我克服了恐惧;晚上训练完睡觉后起床上厕所看见班长给战友被子知道了什么叫温暖;每当有人外出回来带的大包小包知道了什么叫分享。
这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部队对我的锻炼,我想这也将是我一生受用的财富。总的来说,当兵两年可能失去很多,但得到的却是保卫祖国所带来的欣慰和个人的成长。
对于从大学入伍的同志来讲,在部队的这种锻炼机会是很宝贵的。刚到部队的时候,身上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散漫气息,完成任务标准不高,没有时间观念,喜欢叫苦叫累,存在抵触情绪。这都是一些很普遍的问题,我相信凭一名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会很快克服这些问题,很好的融入到部队这个大家庭。
作为一名战士,把自己的青春默默奉献在军营中,还是那句话,当兵不后悔,后悔不当兵!
【篇四】当兵的收获和感悟2000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叶润彬,管理系09级工商管理2班的学生,很荣幸我代表退伍回校就读的在校大学生战友发言。我曾是武警云南总队昆明指挥学院警勤中队的一名战士,20***年12月,我从学院应征入伍,20***年底退伍返校继续学习。在部队的服役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在各级首长和战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完成了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向合格士兵的转变。每年的年终军事考核我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连续两年被中队评为年度优秀士兵。下面,我结合当兵两年的经历和重返校园后的学习生活,向领导和同学们汇报自己的3点体会。
体会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两年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我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部队提倡“比学赶帮超”,凡事都要争先创优,哪怕是叠个被子、放件衣服都要比一比。这是在社会上、在大学里难以想象的,也是我到部队后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新兵连时我就和战友们比训练、比工作、比作风。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在新兵连的训练龙虎榜上,我的名字直往上蹿,后来我还担任了副班长,新训结束时受到嘉奖。新兵下连后不久,我就遇到一次激烈的比拼。我所在的连队是武警昆明指挥学院警勤中队,训练强度大、训练尖子多。那次,连队组织共同课目摸底考核,战友们都憋足了劲,生怕考不好让人看不起。尽管我竭尽全力,但综合排名还是靠后。这
是我记事儿以来自信心受到的最大打击。但我当时想: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连队的兵,凭什么就落在你们后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刻苦训练,我的训练成绩跃居到前几名。我品尝到了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也树立起不畏强手、勇争第一的拼搏意识。
20***年6月,武警昆明指挥学院警勤中队进行半年军事考核,入伍才半年、刚刚调整到警卫班的我,毛遂自荐参加考核。从争取到“候补名额”到被调整为“正式队员”,再到夺得半年军事考核总评优秀,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这种争先创优的意识,让我重返大学校园后,能够比较轻松地面对新的功课和新的压力。退伍前夕,我也曾担心回学校后跟不上其他同学。然而,当我重新坐回教室,却异常坦然和自信:训练场上我能拿优秀,课堂上我也一定能赶上去。重返校园都已经3个月了,我把大一、大二的书拿出来重新温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体会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两年的军旅生活锻造了我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入伍前,很多人对我说,选择当兵就是选择吃苦。我说,如果怕吃苦,我就不会来当兵。在部队,英雄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一直熏陶着我、激励着我,“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的信念慢慢地溶进了我的血液。“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是我们连对的生动写照。我知道,要想在这个强手如林的连队不落人后,必须付
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体能训练是弱项,我就拜体能好的战友为师,跟着这个练长跑,跟着那个练单双杠,手上的皮磨掉了一层又一层,胳膊肿得拿不起筷子。虽然是这样,但我慢慢感觉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短短两个月下来,我的体重从入伍时的61公斤激增到70公斤。由于训练强度过大,我的右小腿腓骨在五千米越野的年终考核之后被诊断为疲劳性骨折。虽然小腿在考核过程中已经骨折,但是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完成考核,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被中队评为当年的优秀士兵。
俗话说,“吃得菜根,百事可做”。有了在部队吃苦的底子,重返校园后,一些同学认为的“苦”甚至成了我生活中的“甜”。比如,很多同学自己不洗衣服,要么用洗衣机,要么花钱在外面干洗,但我都是自己动手。再比如,不少同学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而我总是按时起床。这样学习和锻炼的时间自然就多了,每天的精力也更充沛。坚持跑步锻炼身体,是我学校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学业余时间去泡网吧、打游戏,而我则是到学校的田径场上跑几圈,如果哪天不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体会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两年的军旅生活养成了我令行禁止、踏实肯干的过硬作风。部队强调军令如山,雷厉风行。入伍前,我也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对父母和老师的话,喜欢听就听,不喜欢听就当耳旁风,有时甚至还会和他们顶两句。然而,当兵改变了我,现
在的我已经习惯了执行命令,习惯了说“是”,习惯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重返校园后,我有了很多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为了不让时间白白浪费掉,我养成了制订计划的习惯。在我的心中,计划就是命令,计划就是纪律,就像部队的作息时间表和每周工作计划一样,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什么时间内必须把事干完,一切照着计划做就可以了。有了计划,我的生活又像在部队一样,既有规律,又很充实,效率也很高。退伍后的这个学期,因为课程相对较少,我经常约老师去打球,老师们有时会笑着说:“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的确,在部队,我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在大学,我是一名“士兵大学生”。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脱不掉军人的气质和精神。
各位领导和同学们,我的体会还有很多,以上向大家汇报的只是几个侧面。虽然我的军旅生涯只有短短两年,但部队生活的摔打磨炼,给了我终生受益的财富。退伍后,大家都说我长大了、懂事了、成熟了。特别要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学校对我们的栽培、军营的培养。当年母亲谈到对我选择当兵的想法时说:“孩子就是一只雏鹰,想飞的时候,就让他振翅高飞。”现在,我真切地感到,当兵一阵子,受益一辈子,是军营生活给了我振翅高飞的力量!
还有就是感谢学校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我的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在我当兵期间,学校几次派人到部队探望我,让我感受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温暖。回校后,学校很重视我们退伍的学生,比如
在入党方面优先考虑我们,在住宿方面安排我们几个退伍学生住在一起,还优先让我们进入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所长等等。
最后,我想对有意愿去参军的同学们说:当兵可能后悔两年,不去就会后悔一辈子。一辈子穿军装的机会能有几回?加油,希望大家为我们学校争光、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作贡献。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hnszbcy.com/zishuzuowen/6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