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国名人故事范文四篇

更新时间:2023-11-30 来源:名人故事 点击:

【www.hnszbcy.com--名人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爱国名人故事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中国爱国名人故事

火红的七月,炙热的初心

“七一”前夕,西宁市公安局优选红色故事,带您一起聆听红色初心的时代脉

动,一起探寻不忘来路的红色足迹。

68年前的5月25日,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轰鸣巨响,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生命化为永恒……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的苍松翠柏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然而董存瑞的事迹曾有过“争议”,有关他舍身炸碉堡的报道,也是事发40多天后才得以见报。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出现了暗堡,我军总攻受阻。

此时董存瑞挺身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便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到枪伤,他强忍疼痛,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均是砖石砌成,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董存瑞牺牲后,时任东北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程团九撰写了报道稿《马特洛索夫式的伟大战士——董存瑞》,并向《冀热察导报》的林记者汇报了董存瑞的壮烈事迹,希望在党报上发表。林记者看完稿子,表情严肃地说:“这个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使人敬佩,可是,要细说起来,恐怕就有问题了。这个战士本来是可以不牺牲的。他没带爆破支架,说明准备工作还做得不细……”一席话给程团九当头一盆冷水,报道稿就这样被“枪毙”了。

据程团九了解,董存瑞的连队属于总攻的第二梯队,参战前,就已经把半数的三角爆破支架支援给第一梯队了。董存瑞在炸掉桥型暗堡前,已经完成了9次爆破任务。当时爆破三角支架已经用光了。

隆化解放后,时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的程子华得知董存瑞这一壮举,十分震撼,连夜令秘书齐肃收集材料撰写新闻报道。终于在董存瑞壮烈牺牲46天后——也就是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党报《群众日报》刊登了齐肃撰写的《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及程子华题为《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的署名文章。从此,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宣扬开来。

今天在隆化北郊,董存瑞陵墓下既非英烈遗骨,又非英烈遗物,而是一块木牌。

在董存瑞拉响炸药包时,大桥北半截被彻底炸毁。据程团九等人回忆:他们只能看到一堆破碎的水泥、砖石,他们徒手扒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董存瑞的遗体,哪怕是一块零碎的骨肉和衣服残片……

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永驻人间。1954年,隆化县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烈士墓中埋葬的是一块楠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

第二篇: 中国爱国名人故事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当时未满19岁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以自己的英雄壮举“喊”出了“为了新中国,前进”的时代最强音。1957年,朱德亲笔为他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雷锋在日记中写道“英雄董存瑞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董存瑞的事迹激励了几代中国军人和青少年的成长,董存瑞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他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昨晚董存瑞生前的战友88岁的程抟九老人在山东卫视《中国面孔》为大家解读了这位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战士。

董存瑞牺牲前最后的一句话是什么?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电影《董存瑞》中,英雄拉响炸药包后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的情景,激励了几代人。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董存瑞在最后时刻是否真的留下了震撼人心的语句?

今年88岁的程抟九退休前是沈阳军区炮兵某师副政委,是董存瑞生前的战友,老人回忆说,“ 1948年5月25日,攻打隆化中学的战斗中,我们和连长带的这个排是从敌人的交通沟,南北有一道交通沟里进去的。战斗从早上持续到傍晚,由于受到一个桥型碉堡的封锁,队伍无法继续前行。而之前已经派出去的三个爆破手,都已经牺牲,形势非常紧迫。这个时候,六班班长董存瑞,跳了出来‘连长,让我去炸掉它。让我去炸掉它’。回头一看,董存瑞夹着炸药包,从上面连滚带跳跳下来,他放不住炸药,没带三角支架,他就往大桥的中央跨了几步,左手托着那个炸药包,把炸药包顶在那个桥肚子上面。脸冲着我们,冲着连长和我们三个趴的这个地方,他就喊‘连长,冲啊!’,连长大喊了一下‘董存瑞’,叫了一下名字,连长声音刚落,那边爆破了。”

电影中“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口号是怎样来的?电影《董存瑞》编剧之一的赵寰曾经介绍说,1947年6月,经过一年的战略防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了节节胜利。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为了新中国,前进!”正是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发出的战斗号召,在“连长,冲啊!”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在赵寰看来,董存瑞和战友们是用自己的行动喊出了当时时代最强音——为了新中国,前进!

喜欢画漫画的“文艺青年”

从1945年8月参军到1948年5月25日牺牲,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董存瑞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毛泽东奖章一枚,勇敢奖章三枚。“董存瑞和现在的青年一样,热爱生活。”曾任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的吕小山这样描述董存瑞。

董存瑞没念几年书,到部队后也识字不多,可他却喜欢画漫画。“他的挎包里总是装着纸和铅笔。”在战友们的回忆中,董存瑞一有空就会掏出纸笔画小漫画,或表扬、或批评、或帮助记忆。

在攻打隆化用于爆破敌碉堡的那些炸药包上,差不多每个上面都有他的“作品”。由于炸药包分量不等,要炸的对象也不同,所以董存瑞或在炸药包上画有要炸的碉堡的样子,或是爆破手匍匐前进的形象,或是敌人待毙的丑态。在有的漫画旁,他还写上这样的顺口溜——仇恨满胸怀,隆化要打开,新中国要靠我们的双手建起来!

第三篇: 中国爱国名人故事

68年前的5月25日,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轰鸣巨响,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生命化为永恒……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的苍松翠柏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然而董存瑞的事迹曾有过“争议”,有关他舍身炸碉堡的报道,也是事发40多天后才得以见报。

舍身为国用手托起炸药包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出现了暗堡,我军总攻受阻。

此时董存瑞挺身而出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伤,他强忍疼痛,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曾有“争议”的战斗英雄

董存瑞牺牲后,时任东北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程抟九撰写了报道稿《马特洛索夫式的伟大战士——董存瑞》,并向《冀热察导报》的林记者汇报了董存瑞的壮烈事迹,希望在党报上发表。林记者看完稿子,表情严肃地说:“这个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使人敬佩,可是,要从领导上检查,恐怕就有问题了。这个战士本来是可以不牺牲的。他没带爆破支架,说明准备工作还做得不细……”一席话给程抟九当头一盆冷水,报道稿被“枪毙”了。

据程抟九了解,董存瑞的连队属于总攻的第二梯队,参战前,就已经把半数的三角爆破支架支援给第一梯队了。董存瑞在炸掉桥型暗堡前,已经完成了9次爆破任务。当时爆破三角支架已经用光了。

牺牲46天后事迹得到宣扬

隆化解放后,时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的程子华得知董存瑞这一壮举,十分震撼,连夜令秘书齐肃收集材料撰写新闻报道。终于在董存瑞壮烈牺牲46天后——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党报《群众日报》刊登了(前线电)齐肃撰写的《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该报还同时刊登了程子华题为《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的署名文章。从此,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宣扬开来。

英雄尸骨无存以木代骨安葬

今天在隆化北郊,董存瑞陵墓下既非英烈遗骨,又非英烈遗物,而是一块木牌。

在董存瑞拉响炸药包时,大桥北半截被彻底炸毁。据程抟九等人回忆:他们只能看到一堆破碎的水泥、砖石,他们徒手扒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董存瑞的遗体,哪怕是一块零碎的骨肉、衣服残片……

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永驻人间。1954年,隆化县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烈士墓中埋葬的是一块楠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

第四篇: 中国爱国名人故事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当时未满19岁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以自己的英雄壮举“喊”出了“为了新中国,前进”的时代最强音。1957年,朱德亲笔为他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雷锋在日记中写道“英雄董存瑞是我永远学习的好榜样”,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董存瑞的事迹激励了几代中国军人和青少年的成长,董存瑞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他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昨晚董存瑞生前的战友88岁的程抟九老人在山东卫视《中国面孔》为大家解读了这位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战士。

董存瑞牺牲前最后的一句话是什么?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电影《董存瑞》中,英雄拉响炸药包后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的情景,激励了几代人。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董存瑞在最后时刻是否真的留下了震撼人心的语句?

今年88岁的程抟九退休前是沈阳军区炮兵某师副政委,是董存瑞生前的战友,老人回忆说,“1948年5月25日,攻打隆化中学的战斗中,我们和连长带的这个排是从敌人的交通沟,南北有一道交通沟里进去的。战斗从早上持续到傍晚,由于受到一个桥型碉堡的封锁,队伍无法继续前行。而之前已经派出去的三个爆破手,都已经牺牲,形势非常紧迫。这个时候,六班班长董存瑞,跳了出来‘连长,让我去炸掉它。让我去炸掉它’。回头一看,董存瑞夹着炸药包,从上面连滚带跳跳下来,他放不住炸药,没带三角支架,他就往大桥的中央跨了几步,左手托着那个炸药包,把炸药包顶在那个桥肚子上面。脸冲着我们,冲着连长和我们三个趴的这个地方,他就喊‘连长,冲啊!’,连长大喊了一下‘董存瑞’,叫了一下名字,连长声音刚落,那边爆破了。”

电影中“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口号是怎样来的?电影《董存瑞》编剧之一的赵寰曾经介绍说,1947年6月,经过一年的战略防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了节节胜利。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为了新中国,前进!”正是根据当时时代背景发出的战斗号召,在“连长,冲啊!”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在赵寰看来,董存瑞和战友们是用自己的行动喊出了当时时代最强音——为了新中国,前进!

喜欢画漫画的“文艺青年”

从1945年8月参军到1948年5月25日牺牲,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董存瑞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毛泽东奖章一枚,勇敢奖章三枚。“董存瑞和现在的青年一样,热爱生活。”曾任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的吕小山这样描述董存瑞。

董存瑞没念几年书,到部队后也识字不多,可他却喜欢画漫画。“他的挎包里总是装着纸和铅笔。”在战友们的回忆中,董存瑞一有空就会掏出纸笔画小漫画,或表扬、或批评、或帮助记忆。

在攻打隆化用于爆破敌碉堡的那些炸药包上,差不多每个上面都有他的“作品”。由于炸药包分量不等,要炸的对象也不同,所以董存瑞或在炸药包上画有要炸的碉堡的样子,或是爆破手匍匐前进的形象,或是敌人待毙的丑态。在有的漫画旁,他还写上这样的顺口溜——仇恨满胸怀,隆化要打开,新中国要靠我们的双手建起来!

本文来源:http://www.hnszbcy.com/xiezuosucai/37940/

为您推荐

名人故事500字(锦集5篇)

信念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想法观念及其意识行为倾向,强烈的坚定不疑的确信与信任。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故事500字(锦集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06 21:01:26   名人故事100字摘抄   名人故事100字励志故事  

自律的名人故事精选三篇

故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gùshi,意思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律的名人故事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1-11 15:14:26   自律的名人故事200字   有关自律的名人故事  

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汇编3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汇编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2-01 14:18:12   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简短   古今中外有关劳动的名人故事  

宽容的名人故事(合集4篇)

 铁一般的证据证明:董存瑞是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宽容的名人故事(合集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01 14:18:06   宽容的名人故事50字   宽容的名人故事100字  

勇于承担责任的名人故事集合3篇

责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érèn,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勇于承担责任的名人故事集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12-01 14:17:55   勇于承担责任的名人故事的名字   勇于承担责任的名人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