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汇编8篇

更新时间:2023-10-30 来源:教学设计 点击:

【www.hnszbcy.com--教学设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汇编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乐一段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丰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丰碑”是指什么?

课文中的“丰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找找答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2.师范读课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问:知道军需处长是做什么工作的?

军需处是一个怎样的部门呢?

4.介绍时代背景

《丰碑》这是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为了革命不少革命战士倒下了。课文中的军需处长就是其中的一个。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

6.指名分段,讨论分段段意:

一(1)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一(1-2)

二(2)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二(3-7)

三(3-13)讲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三(8-11)

四(14)讲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四(12-14)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这一段的一个中心词。什么叫艰难?

2.讨论:从哪儿看出红军在艰难地前进?你找了哪些词语?

(1)“冰坨”是什么意思?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吞掉”说明风雪之大,大得要把这之队伍吃掉。

3.同学们已经有所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4.小结:这一段的天气描写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亏困难?把描写这些困难的句子找出来,自己站起来读一读。

2.灯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1)释“恶劣”、“袭击”

(2)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指名读。

板书:遇到的困难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饭”时说什么呢?

“睡雪窝”呢?

“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呢?

“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红军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c.这句话,一连串用了四个“可能”,写出了红军前进中将会遇到种种困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是的,读了这个句子,红军战士所遇到的一个一个困难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朗读.

(4)这个长句写得也很有顺序,它按什么结构来写的呢?我请全体同学读总述的句子,四个大组分别读分述的四个可能。

3.小结引读第四句

困难实在太多,任务实在太艰巨,这不是一般人能经得起的,将军陷入了沉思,他想些什么呢?------

板书:严峻的考验

4.齐读第二小节

5.配乐感读1.2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经受住各种( )的考验。

(2)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一贯( )。

(3)对待工作,我们的态度要( )认真、不能马马虎虎。

(4)爸爸的目光变得( )起来,弟弟惭愧地低下了头。

2.抄写词儿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丰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播放背景音乐:过雪山草地。) 老师旁白引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云中山脚下,一动装备很差的队伍,冒着风雪,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着。

2、复习旧知,体会句式。 这时,将军望着自己前进的队伍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学生读文回答)将军最终有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读文回答)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体会反问句的强调语气)

3、引入新课:将军到底是怎么找到答案的?我们一起走进那白雪皑皑的云中山去吧。(扳课题:丰碑)

二、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1、配乐范读。 长征组歌

2、自主选读。你觉得这个动人故事中,哪一句话最令你感动?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站起来深情读一读。

3、(课件出示“军需处长牺牲”图,图中出示“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让我们像刚才的同学那样深情地读这一句。(齐读图里的一句话,进一步渲染气氛。)

4、重点品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描绘了这一幅图?

(1) 你从这一段的哪些句子读懂了“这座晶莹的丰碑?”(课件出示学法:1、找读。)老师作解释:就是让我们找一找、画一画、再读一读。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可以用笔写下批注,记下你的感受,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标上记号。

(2) 同位合作交流。 过渡:大家自学完了以后,我们还可以互相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对某个词语、句子的体会。这是品读的第二个方法:说读。(课件出示学法:说读。)

(3) 全班交流理解。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体会? 重点体会以下五点: 一个掌管着整个部队的军需处长,竟然穿着这样单薄破烂的衣服,连件破棉袄都没有,这是为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被冻死是很痛苦的,这什么军需处长冻死时却还那么安祥?(镇定、安祥,面向困难,死也毫不畏惧。) 从他的动作描写,想像一下他牺牲时的情景。 面对军需处长,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5、诵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七自然段的?(课件出示学法:1、找读;2、说读;)对了,这一找,一说,就是老师常说的品读的方法了。以后品读文章就可以用这两个方法了。除了品读,还可以诵读一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课件出示:品读:1、找读;2、说读。诵读。 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之情来诵读这一段。(齐读。)

6、品读、诵读学习8-12段。

过渡:当看到这个情景的时候,将军的神态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请大家用先品读、后诵读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自学。 在课件引导下检查自学情况:

(1) 课件出示“严竣、抽动、吼道、抖动”让学生汇报品读的结果,请一、二组诵读两次发怒说的话。

(2) 引读第十二自然段,品读将军的军礼的特别:这个深情的军礼,不仅是将军对战友的沉痛的哀悼,也是对将军对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的崇敬。个别再诵读这一段。 三、升华感情,领会主旨。

1、过渡:军需处长的身体被大雪覆盖了,但他的崇高形象像一座无形的丰碑矗立在将军和战士们的心中,震憾着他们,也震着我们每一个人。此时此刻,你为什么觉得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自己的队伍?(引读第十三段)

2、你对丰碑还有什么认识?(合作交流品读的结果,老师补充: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那样的可亲可敬的红军战士,组成了一动无坚不摧、钢铁长城般的革命队伍。有了这支队伍,就能取得一个一个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碑就是,红军精神,就是崇高精神!

3、师生满怀信心齐诵读最后一段。反复让多个学生诵读最后一句。(课件出示这一段话,并变红色最后一句。)

4、总结全文:只要这座丰碑在我们心中立起来,我们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重重困难,难道还不能战胜吗? 板书: 1、品读

2、诵读 找读 说读 胜利属于我们自己 丰碑 军需处长 崇敬 将军 毫不利己 镇定 视死如归 发怒 红军精神 革命精神 行军礼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3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①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懂课文,能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能感受到军需处长为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

本课时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丰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你欢听英雄故事吗?你知道哪些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

2、谈话导入:是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节课,让我们将纷飞的思绪再次拉回那艰苦的斗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

二、学习活动

(一)一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解决难读词句,读通读顺课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二)二读课文:弄清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三读课文:质疑探究,找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四读课文:品味词句,弄清句子的`深刻含义。

品读一、二自然段,感受环境恶劣与队伍装备差。

学生想象:当时部队的装备怎样?

品读“将军”听到“死讯”后情绪变化的词句。

学生讨论:将军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品读第七自然段。

学生交流:读到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品读第14自然段。

学生探讨:(1)文中“坚定的脚步声”实际上指什么坚定?

(2)文中“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的“这样的队伍”指怎样的队伍?

品读第14自然段。

学生体会:“晶莹的丰碑”指什么?

(五)整体感知全文,为“丰碑”写碑文,升华情感。

第4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弄清课文哪些地方详细,哪些地方简略,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从中学习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 能力目标:从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描写的语段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丰碑的含义。

三. 德育目标: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从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的语段中体会他

的献身精神。

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弄清课文中的详写和略写。

教学用具: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代目标。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丰碑》(板书课题)。丰碑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谁?(板书:军需处长)

2. 为何把军需处长称为丰碑呢?

3. 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 交待目标:这节课我们在理解重点句段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从中学习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落实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1. 投影: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感人画面。问: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描写这一画面的?(第7自然段)

2. 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感人画面的?(三方面)(生答有关语句后,师板书:倚靠、坐着、镇定、安详、单薄、破旧、贴)

3. 作者描写哪些方面用得笔墨较多?(神态)他是怎样把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写具体的?(生读有关语句)

4. 比较句子。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 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原句不但写出了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还通过左手和右手的姿势具体写出了老战士的神态如何镇定、安详。)

5. 军需处长为什么那么镇定、安详呢?(因为作为一名军需处长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无愧于每一位战士,所以他牺牲的时候是十分坦然、从容的。)

6. 放录像,让学生感受当时恶劣的环境。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恶劣环境。

7. 天气这么寒冷,作为掌管军需物资的军需处长因衣服单薄而冻死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8. 小结指导朗读。

这位普通的军需处长,他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在他身上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下面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导:课文除了直接描写军需处长外,还描写了谁?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自由读文,画出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将军语言的句子。

A: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B: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C:“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问:将军为什么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停下来有冻死的危险。)将军为什么要吼,“吼”字说明了什么?(将军非常生气,他责怪军需处长没有尽到责任。)“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说这句话时,两腮肌肉为什么要抖动?说明了什么?(说明将军已经愤怒到极点,以至于连两腮的肌肉都在颤动。)

指导学生理解将军语言句子的基础上,朗读每一句话,读出当时的语气。

导:正当将军大发雷霆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此时将军的心情如何?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 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将军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 指导读出将军惊讶、悲痛、内疚、沉重的心情。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 齐读第13自然段,问:“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为什么?(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一座丰碑。)

2. 理解后,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导:军需处长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这样的队伍面对困难会怎样呢?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 投影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A: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B: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

2. 原句是什么句?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反问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表达了更加肯定的语气。)

3. 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这样的队伍是受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鼓舞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战胜的,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六)小结:

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

四.总结写法,反馈目标。

1. 你觉得哪些内容最能突出中心?(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语言、神态变化。)作者是为了赞扬军需处长崇高的精神,为什么还要用浓墨描写将军?

2. 师生总结。(对于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写,而关系不是紧密又必须交待的内容要略写。通过将军的语言、神态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到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五.作业:1、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第7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23丰碑

一心为公 ↓ 倚靠、坐着

毫不利己 军需处长 镇定、安详

专门利人 单薄破旧、贴

[《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5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播放课件:长征过雪山片断。)

老师旁白引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云中山脚下,一动装备很差的队伍,冒着风雪,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着。

2、复习旧知,体会句式。

这时,将军望着自己前进的队伍思索着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学生读文回答)将军最终有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读文回答)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体会反问句的强调语气)

3、引入新课:将军到底是怎么找到答案的?我们一起走进那白雪皑皑的云中山去吧。(扳课题:丰碑)

二、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1、配乐范读。

(课件播放钢琴协奏曲《狼牙山五壮士》)老师配乐范读课文3-13自然段。

2、自主选读。你觉得这个动人故事中,哪一句话最令你感动?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站起来深情读一读。

3、(课件出示军需处长牺牲图,图中出示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让我们像刚才的`同学那样深情地读这一句。(齐读图里的一句话,进一步渲染气氛。)

4、重点品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描绘了这一幅图?

(1)你从这一段的哪些句子读懂了这座晶莹的丰碑?(课件出示学法:1、找读。)老师作解释:就是让我们找一找、画一画、再读一读。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可以用笔写下批注,记下你的感受,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标上记号。

(2)同位合作交流。

过渡:大家自学完了以后,我们还可以互相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对某个词语、句子的体会。这是品读的第二个方法:说读。(课件出示学法:说读。)

(3)全班交流理解。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体会?

重点体会以下五点:

一个掌管着整个部队的军需处长,竟然穿着这样单薄破烂的衣服,连件破棉袄都没有,这是为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被冻死是很痛苦的,这什么军需处长冻死时却还那么安祥?(镇定、安祥,面向困难,死也毫不畏惧。)

从他的动作描写,想像一下他牺牲时的情景。

面对军需处长,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5、诵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七自然段的?(课件出示学法:1、找读;2、说读;)对了,这一找,一说,就是老师常说的品读的方法了。以后品读文章就可以用这两个方法了。除了品读,还可以诵读一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课件出示:品读:1、找读;2、说读。诵读。

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之情来诵读这一段。(齐读。)

6、品读、诵读学习8-12段。

过渡:当看到这个情景的时候,将军的神态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请大家用先品读、后诵读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自学。

在课件引导下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严竣、抽动、吼道、抖动让学生汇报品读的结果,请一、二组诵读两次发怒说的话。

(2)引读第十二自然段,品读将军的军礼的特别:这个深情的军礼,不仅是将军对战友的沉痛的哀悼,也是对将军对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的崇敬。个别再诵读这一段。

三、升华感情,领会主旨。

1、过渡:军需处长的身体被大雪覆盖了,但他的崇高形象像一座无形的丰碑矗立在将军和战士们的心中,震憾着他们,也震着我们每一个人。此时此刻,你为什么觉得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自己的队伍?(引读第十三段)

2、你对丰碑还有什么认识?(合作交流品读的结果,老师补充:许许多多像军需处长那样的可亲可敬的红军战士,组成了一动无坚不摧、钢铁长城般的革命队伍。有了这支队伍,就能取得一个一个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碑就是,红军精神,就是崇高精神!

3、师生满怀信心齐诵读最后一段。反复让多个学生诵读最后一句。(课件出示这一段话,并变红色最后一句。)

4、总结全文:只要这座丰碑在我们心中立起来,我们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重重困难,难道还不能战胜吗?

板书:

1、品读 2、诵读

找读 说读

胜利属于我们自己 丰碑

军需处长 崇敬 将军

毫不利己 镇定 视死如归 发怒

红军精神 革命精神 行军礼

第6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2、学习作者有条理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方法:变序式阅读法 讲解法 启发法

教具准备:插图 放大文字(第7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口述《倔强的小红军》主要内容。

2、本课讲述的也是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题目是《丰碑》。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碑”指什么?“丰”指什么?课文中丰碑指的是什么?

二 学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丰碑是军需处长?

2、指名读,齐读

3、什么是晶莹?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试理解)

(二) 范读全文

(三)学习第7自然段

(出示投影片)结合图画说一说,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他具有什么精神?为什么说具有这种精神?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四)学习1、2自然段

联系1、2自然段,从哪看出“天气冷”?读有关语句。

讨论:“装备很差”,差到什么程度?最 缺少的是什么?

(五)学习第7自然段

1、军需处长离开战士们时神情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2、是冻死的为什么神态还这样镇静安详?

3、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

4、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

(六)学习8--10自然段

1、当将军看到牺牲的老战士时,他的心情怎么样?

2、读8--10自然段

3、讨论:将军为什么愤怒?愤怒是冲着谁来的?

4、读有关句子,读出愤怒。

(七)学习11自然段

1、范读11自然段

2、思考、讨论: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想什么呢?

(八)学习12自然段

1、将军的军礼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谈一谈。

3、“与云中山化为一体”,说明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九)学习14自然段

1、齐读

2、理解:那“声音”指什么?为什么脚步声是“沉重而坚定的”?为什么是“无数”?

3、“胜利不属于他们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说牺牲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2、解释:晶莹

3、这座丰碑树立在哪儿?

4、有感情地再读13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丰 碑

大雪覆盖了身体

军需处长 为革命勇于献身 晶莹的丰碑

鼓舞了这支队伍

精神永存

[丰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7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李延茂

教材分析:

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深刻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不同内容,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

2、领会文章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3、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刻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齐读课题

3、释题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2、自己读课文

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交流上述问题

4、全班叫交流讨论的结果。

三、细读理解

1、学生分小组读课文,把你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那部分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质疑问难,相互解答,如果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记下来,等会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3、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重点引导以下几点:

(1)、找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坚韧刚强,把生命的希望留给战士把死亡留给自己,面对困难和死亡处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2)、找出描写将军的神态的文字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A、如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表现了将军两种不同的感情:一是对军需处长的不满和责备;二是对红军战士深深的爱。

B、当知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军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呼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个军长敬了一个礼。”

让学生谈一谈体会理解将军的两种感情:一是因错怪军需处长而感到深深愧疚。二是对军需处长崇高的敬意。

(3)、“丰碑”本来指什么?在课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指导朗读

第7自然段要读出一种庄严、悲痛的情调。语速较慢,句调平直。8-10段要读出一种激怒感,将军的几句话,要表现出斥责、威严的口吻。12自然段要读出震惊、内疚、敬仰的复杂心情,语速缓慢,读的深沉、庄重。

四、总结

1、配乐朗读全文

2、同学们,课文已学完,此时你想说点什么?

作者邮箱: lym7201@163.com

[丰碑(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8篇: 《丰碑》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弄清课文哪些地方详细,哪些地方简略,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从中学习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 能力目标:从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描写的语段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丰碑的含义。

三. 德育目标: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从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的语段中体会他

的献身精神。

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弄清课文中的详写和略写。

教学用具: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代目标。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丰碑》(板书课题)。丰碑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谁?(板书:军需处长)

2. 为何把军需处长称为丰碑呢?

3. 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 交待目标:这节课我们在理解重点句段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从中学习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落实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1. 投影: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感人画面。问: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描写这一画面的?(第7自然段)

2. 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感人画面的?(三方面)(生答有关语句后,师板书:倚靠、坐着、镇定、安详、单薄、破旧、贴)

3. 作者描写哪些方面用得笔墨较多?(神态)他是怎样把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写具体的?(生读有关语句)

4. 比较句子。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 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原句不但写出了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还通过左手和右手的姿势具体写出了老战士的神态如何镇定、安详。)

5. 军需处长为什么那么镇定、安详呢?(因为作为一名军需处长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无愧于每一位战士,所以他牺牲的时候是十分坦然、从容的。)

6. 放录像,让学生感受当时恶劣的环境。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恶劣环境。

7. 天气这么寒冷,作为掌管军需物资的军需处长因衣服单薄而冻死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8. 小结指导朗读。

这位普通的军需处长,他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在他身上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下面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导:课文除了直接描写军需处长外,还描写了谁?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自由读文,画出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将军语言的句子。

A: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B: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C:“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问:将军为什么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停下来有冻死的危险。)将军为什么要吼,“吼”字说明了什么?(将军非常生气,他责怪军需处长没有尽到责任。)“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说这句话时,两腮肌肉为什么要抖动?说明了什么?(说明将军已经愤怒到极点,以至于连两腮的肌肉都在颤动。)

指导学生理解将军语言句子的基础上,朗读每一句话,读出当时的.语气。

---------------------------

导:正当将军大发雷霆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此时将军的心情如何?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 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将军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 指导读出将军惊讶、悲痛、内疚、沉重的心情。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 齐读第13自然段,问:“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为什么?(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一座丰碑。)

本文来源:http://www.hnszbcy.com/jiaoxuewendang/33283/

为您推荐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学设计【三篇】

开课,mugen人气角色托奇的术语,因为托奇的必杀技活刹孔被空耳成“想开课?好!”,于是让其获得了“老师”的称号,被其连段的角色就被称为“被上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教学设计【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30 16:47:01   青山处处埋忠骨公开课优秀教案   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黄冈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刷子李》教学设计【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冈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刷子李》教学设计【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3-30 16:46:56   刷子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课件  

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汇编三篇】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大道之行也》优秀教学设计【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30 16:46:50   大道之行的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汇编3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汇编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3-30 16:46:47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数学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七篇

安塞腰鼓,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七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29 22:47:44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老舍